刘光清(研究员)的个人简介
刘光清,1968年生,现任职于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研究员,预防兽医学博士。2004年作为动物病毒学科带头人受聘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工作,任动物病毒学课题组组长。曾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人才奔腾计划”第一层次和浙江省“151...个人简介
刘光清,1968年生,现任职于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研究员,预防兽医学博士。2004年作为动物病毒学科带头人受聘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工作,任动物病毒学课题组组长。曾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人才奔腾计划”第一层次和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才;是浙江师范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导师。2009年入职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参与国家水禽重点实验室的构建。现担任禽传染病研究室-水禽病毒病研究课题组组长。
科学研究
科研方向长期从事猪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兔瘟以及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等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疫苗和分子诊断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擅长运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研究动物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基因功能以及病毒与宿主之间的互相作用等。曾建立我国第一个口蹄疫病毒的反向遗传学操作系统,为深入开展口蹄疫病毒的基础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平台;在国际上首次成功构建了兔瘟病毒和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的感染性克隆,并将其应用于这些病毒的基因组结构与功能、病毒致病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先后在Journal of virology、Journal of General Virology、Virus Research、Archive of Virology、科学通报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刊物收录论文9篇,主编著作1部,参编著作2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科技攻关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8项。目前主持项目有以下:
1、鸭病毒性肝炎:主要研究鸭病毒性肝炎的遗传变异规律,分子致病机理和新型疫苗研究等。
2、水禽细小病毒病:主要研究小鹅瘟和番鸭细小病毒的基因组结构与功能,病毒与宿主之间的互相作用以及病毒的致病机理和新型疫苗研究等。
3、鸭瘟:主要研究鸭瘟病毒的致病机制、功能蛋白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将鸭瘟病毒改造成病毒载体以研发新型鸭病毒病的重组疫苗等。
研究成果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起止年限
合同经费(万元)
排名
兔出血症病毒次级结构蛋白对病毒侵染性、复制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30670074)
国家基金
2007.1-2009.12
24
第一
家蚕用作畜禽疫苗生物反应器通用平台的建立
(2007C12G4010009)
浙江省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
2007,12-2009,12
75
第一
PRRS分子流行病学及重组腺病毒基因工程疫苗研究
(2006出2047)
浙江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重点项目
2006,12-2008,12
21
第一
I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反向遗传学操作系统建立及致弱分子机理
浙江省农科院与中国科学院合作项目
2007.7-2009.12
25
第一
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II级实验室配套建设
浙江省财政专项
2007.6-2008.12
90
第一
动物病毒反向遗传学研究系统建立与应用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人才奔腾项目”
2006.1-2009.12
20
第一
近来发表文章情况1.T. Yun, Z. Ni, G.Q. Liu, B. Yu, L. Chen, J.G. Huang, Y.M. Zhang, J.P. Chen. Generation of infectious and pathogenic duck hepatitis virus type 1 from cloned full-length cDNA. VIRUS RES, 2010,159u2013165.
2.Chen L, Liu G,Yu B, et al., Minor structural protein VP2 in 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 downregulates the expression of the viral capsid protein VP60. J Gen Virol ; 2009, 90, 2952-2955
3.Liu G., Ni Z., Yun T., Bin Y., Chen L., Zhao Y., Hua J. and Chen J.. A DNA-launched reverse genetics system for 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 reveals that the VP2 protein is not essential for virus infectivity. J Gen Virol ; 2008,89: 3080 u2013 3085.
4.Liu GQ, Ni Z, Yun T, Yu B, Zhu JM, Hua JG, Chen JP. 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 poly(A) tail is not essential for the infectivity of the virus and can be restored in vivo. Arch Virol. 2008, 153(5):939-944 .
5.Liu GQ, Wang F, Ni Z, Yun T, Yu B, Zhu JM, Hua JG, Chen JP. Genetic diversity of the VP1 gene of duck hepatitis virus type I (DHV-I) isolates from southeast China is related to isolate attenuation. Virus Research. 2008, 137:137u2013141
6.Liu G, Ni Z , Yun T, Yu B, Hua J . Sequencing and analysis of a duck hepatitis virus type I strain from southeast China. 15th World Veterinary Poultry Congress Abstract Book. 2007, Beijing, p488.
7.Liu G. Q., Wang F., Ni Z., Yun T., et al. Complete genomic sequence of a Chinese isolate of duck hepatitis virus. Virologica Sinica. 2007. 22: 353-359.
8.Liu GQ, Zhang Y, Ni Z ,et al., Recovery of Infectious 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 from Rabbits after Direct Inoculation with In Vitro-Transcribed RNA. Journal of Virology 2006 80: 6597-6602.
著作
《动物病毒反向遗传学 》丛 书 名:生命科学专论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226952